恒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天文学家告诉我们:银河系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,它们全是炽热的气球体,表面温度从暗红色的2000-3000摄氏度,直到青白色的2万-3万摄氏度以上。
在这种高温下,显然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,当然更谈不上人了,所以,恒星上不会有人。
银河系中还有大量的星云和大量的星际物质,它们是发光的或不发光的、密集或稀疏的气体和尘埃,还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条件。
宇宙间只有在那些不发光、有固体表面的行星上,“人”才能生存。
据科学家研究,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,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火星,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,并没有发现生命。
其它恒星是否也有它们的行星?什么样的行星系才可能有“人”住?从理论上讲,只要具备像地球这样条件的星球,都有可能使这些物质演化成生命或生命物质。
原始星云,成弥漫状收缩成原恒星进一步收缩成恒星(核聚变开始)(如果质量不够无法产生核聚变,就形成褐矮星)在恒星阶段度过很长的时间,而且质量越大,这段时间越短(因为反应的速度也快),这段时间称为主序星阶段氢聚变结束,内核收缩,点燃氦聚变,外层膨胀,红巨星阶段(氦反应结束后,如果质量够大,会依次发生碳、氧等的聚变,一直到铁——因为铁的聚变是吸收能量的,如果反应到了铁就会超新星,接下来按照残余质量变成白矮星,中子星或黑洞)所有燃料耗尽,外层物质抛射,内核收缩。
内核在1.4倍太阳质量以下形成白矮星;1.4-2(3)倍太阳质量,中子星;再重,黑洞;如果处在多恒星系统中,可能会吸收伴星的物质,并不断积累。
白矮星会坍塌成中子星,中子星会坍塌成黑洞,黑洞会变的更重。
什么是僵尸恒星
“ 僵尸恒星”一般是指大量死亡的坍塌恒星或天体,人们通常见到的会有白矮星、褐矮星、中子星等。
当一颗恒星邻近死亡时,它会突然发生短暂的回光返照,就像僵尸一般。
“僵尸”这一词是从事此项工作的研究人员提出的,他们还提到了一个更加科学的术语——“软伽玛射线再暴体(SGRs)”。
已知有5个这样的软伽玛射线再暴体,其中4个在银河系,另一个在附近的大麦哲伦星云中。
“僵尸恒星”主要是指该类天体中具有惊人力量,拥有较其他强上千倍的磁场的一类,它还有另外一个较为科学的属于:软伽玛射线再暴体(SGRs)。
软伽玛射线再暴体(SGRs)的直径在10-30公里之间,质量是太阳质量的近二倍,是大量死亡的坍塌恒星即中子星的一部分,而典型的天体正是这“僵尸恒星”。
CopyRight 2019 武汉小墨定妆美业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鄂ICP备16008474号 XML地图 网站地图